□ 湘潭晚報“走進韶山灌區”系列報道引發讀者關注 □ 王兆榮老人來信,深情回憶當年參與修建的情形 6月3日訊(湘潭晚報 肖中華 通訊員 何一涵)5月中旬以來,湘潭晚報推出的“走進韶山灌區”系列報道,引發廣大讀者的關注。前幾天,參與修建的王兆榮老人給湘潭晚報來信,深情回憶當年修建的情形:“一轉眼50年過去了,好想到當年戰斗過的地方看一看、走一走。” 位于雨湖區楠竹山附近左干渠上的梨樹塘,是整個韶山灌區著名的難工險段之一,深切渠段全長800多米,最深切方27米多,要搬走40多萬立方米的土石方。來自中路鋪、韶山、石潭、姜畬、河口、青山橋等九個民工團共7000多民工到此工地大會戰。當時30歲出頭的王兆榮被任命為韶山灌區韶東營指揮長,帶領一支50多人的隊伍參戰。 “機械完成截面任務后,20多個民工連齊上陣,各個連隊分配有20到30米長的挖土任務,都是手挖肩挑,7000多民工以連為單位排成一字陣型,一擔一擔挑到放泥土的地方,晚上燈火輝煌,民工干到9點才收工。這是多么壯觀的場面啊。”王兆榮清楚地記得,大戰梨樹塘時,小寒剛過,天氣突變,氣溫降到零度以下,鵝毛大雪漫天飛舞。民工沒有退縮,越干越勇,挑土路上滑,穿上草鞋或者在腳上纏上幾圈草繩,或在路面上鋪上細沙,一擔一擔地往坡上擔,大雪紛飛,年輕的漢子還穿著單薄的衣服,不但不感到寒冷,額頭上還冒出了汗珠。 王兆榮說,為了搶時間,爭進度,工地還采取了打擂臺的形式,掀起了熱火朝天的比學趕幫超的競賽高潮,1966年元月過春節時,工地還有3000多民工堅守奮戰,正是憑著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、眾志成城的精神,梨樹塘險工這個攔路虎被順利拿下。 |